• 首页
  • 新闻资讯
中医学院组织开展陕西省“院校+师承制”中医人才培养工作 2025年度考核
来源: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医系 作者:中医临床医学院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5-04-27 11:38:57
A A A

为进一步落实“院校+师承制”中医人才培养工作,扎实推动中医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深度融合,4月21日-25日,中医学院在5号教学楼组织开展“院校+师承制”中医人才培养工作2025年度考核。中医卓越2201班、中医定向2201班的学生以现场幻灯演示形式汇报跟师学习成果,王克穷、全建峰、任艳芸、冷伟、贾妮、袁有才、谭龙旺、刘东敏、符小航、范晓璇等十余位导师及王荣妍、邝安熙等学生代表受邀担任评委。中医学院党政领导和卓越班与定向班班主任参加了考核。

考核中,学生们结合幻灯演示,从导师学术思想传承、典型病案分析、学习心得与困惑等方面展开汇报。

中医卓越班学生聚焦内科、妇科、脑病科等领域,分享了导师运用“疏肝健脾法”治疗慢性胃炎、“化痰逐瘀法”干预中风后遗症等临床实例,通过舌诊图片、四诊摘要、处方配伍探析导师辨证思路;中医定向班学生立足基层医疗需求,汇报了外感病辨证、慢性病调理等跟师学习情况,体现出中医服务于医疗的优势和导师“简、便、验、廉”的诊疗特色,如经方治疗农村常见咳喘病的经验。

评委针对汇报内容逐一点评,在肯定学生实践收获的同时指出共性问题:部分跟师笔记偏重于症状记录,缺乏与《黄帝内经》《伤寒论》等经典理论的结合;病案分析停留在流程复述层面,未能深入提炼导师学术经验的核心规律;对跟师过程中遇到的复杂辨证难题、医患沟通技巧等问题,梳理不够系统、改进方向不够明确。建议学生要进一步加强与导师的定期交流,通过“经典理论+临床病案”双轨学习模式深化理解,并注重在实践中培养“辨证求本”的思维能力。

“院校+师承制”是落实中医药强省战略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双轨并行”模式培养兼具扎实理论基础与临床技能的中医药人才。本次年度考核以《陕西省深化“院校+师承制”中医人才培养工作实施方案(试行)》为标准,通过现场汇报与材料审核,不仅评估了学生“早跟师、早临床”的阶段性成效,更是通过“以评促学”机制为后续培养明确方向。中医学院将持续优化过程管理,通过定期跟踪指导、搭建交流平台等方式,推动学生在“学经典、跟名师、做临床”中实现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