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资讯
弘扬岐黄文化,传承中医国粹,共享健康和谐-----中医临床医学院“中医学术文化节”系列活动圆满成功
来源:中医临床医学院 作者:中医临床医学院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12-05-25 10:32:13
A A A

为了落实我校党委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的安排部署,响应学校开展的“学风建设月”活动并配合中医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建设,营造浓郁的中医药学术及文化氛围,提高中医学子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中医临床医学院党总支于4月底到5月中旬开展了以“弘扬岐黄文化,传承中医国粹,共享健康和谐”为主题的“中医学术文化节”系列活动,在中医临床医学院的精心策划下,在全院师生的大力配合下,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本次活动以传承中医学术、营造中医氛围为宗旨,以弘扬中医文化为核心,重点开展一系列中医学术报告,期间以师承拜师仪式、大型义诊下乡、中医文化演讲比赛、“畅想五月”文艺汇演等活动贯穿其中。现将本次活动开展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亮点之一:尊师重道,弘扬传统文化;庄严拜师,岐黄薪火相传

2011427下午2:30,中医临床医学院在体育场举行了2011级中医实验班理论导师拜师仪式。46名实验班学子及11名理论导师身着汉服,再现拜师祖、上六礼束修、读拜师贴、奉茶、配玉、聆训、诵《大医精诚》等传统拜师礼仪,师生共同接受了一次中国传统文化的洗礼。作为“中医学术文化节”开篇之作,本场活动既是一场严肃的师承结对拜师典礼,又是一次重现古汉新韵,极具观赏性的历史文化主题活动,中医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映成辉,成为此次中医学术文化节的一大亮点。

   亮点之二:系列学术报告,营造学术文化氛围

1)从文化视角解读中医

2012年5月2日16:30,中医临床医学院在3001多媒体教室举办了中医学术文化节系列学术报告之《中国文化与名医之路》专题讲座。本场学术讲座由人文科学系主任兼校中医药文化研究室主任、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省级重点研究基地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教育部医古文专家,陕西省中医药学会文献医史与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医古文研究会副主任委员李亚军教授担任主讲。教授以诙谐幽默的语言从国学与医家的知识构成,国学的含义,国学的内容,中国古代文化与学术的重点及其成就,中国传统社会的决定因素及其对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文化的思维特点,中国文化的精神,名医与国学八个方面说明了中国文化与名医成长的关系。此次《中国文化与名医之路》学术报告,从文化角度解读中医,通过阐释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学的关系,让同学们认识到中医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分支,通过文化变迁认识漫长而曲折的中医发展之路,理解中医的文化背景与理论精髓,指导并启发了同学们深入领悟名医的成才之路,有利于同学们更好地学习中医。

2)从医学视角思考中医

“中医学术文化节”系列学术报告第二场《思考〈黄帝内经〉》专题讲座于20125316303001教室进行。本场讲座特邀中华全国内经学会顾问、原中华中医学会陕西省分会基础理论委员会主任委员、原陕西省中医药学会文献医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博士生导张登本教授担任主讲嘉宾,主题是从医学视角思考中医。

讲座中教授详细介绍了《黄帝内经》的医学地位与传统文化地位,分析了《内经》成书背景及主要内容,强调了学习《内经》具有提高理论水平、启迪临床智慧、训练中医思维方法、推动中医学术发展、提升中医人文素养的重要作用,并向同学们介绍了学习经典经典著作的三方法,即“三掌握”“三结合”及“诵,解,别,明,彰”五字真言,帮助同学们理解中医的文化背景与理论精髓,指导并启发同学们深入领悟经典蕴藏的巨大魅力,有利于同学们更好地学习研究中医经典。

3)从中西医比较视角审视中医

“中医学术文化节”系列学术报告第三讲《中西医学的比较》于201251016303001教室举行。特邀陕西省名中医、第四批全国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顾问、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亚健康委员会理事、中华中医学会名医学术思想研究分会副主委、陕西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刘华为教授担任主讲,教授从中医与西医的起源、中西医构建的模式、自然观、诊疗手段以及中西医研究对象等方面详细阐述了中西医的不同,让同学们对两种医学体系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他还结合临床实例阐述了自己对中医气化理论的创新观点及临证体会,使同学们深刻体悟到了中医药理论的科学价值及魅力所在。

亮点之三:爱心五月,义诊下乡,服务基层,奉献社会

2012年5月6日上午9:30,中医临床医学院在礼泉县烟霞镇西二村成功举办了中医学术文化节爱心五月大型义诊下乡活动。此次义诊下乡活动由中医临床医学院党政领导带队,组织学校知名中医药专家,师生协力,积极推广适宜基层卫生的中医药技术,为广大群众提供“安全,有效,经济,方便”的中医药服务。义诊当天发放中医药防病治病传单共计400多份,接待诊治患者108人。本次活动使中医药知识走出校园,走进广大人民群众,通过服务基层、奉献社会的义诊活动锻炼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有利于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与社会责任感,活动受到了当地群众的高度赞扬。     

   亮点之四:重温中医经典,交流心得感悟,思考国医传承

2012510,“中医学术文化节”演讲比赛在3213教室举行。本次比赛的主题是“承载六十年中医之魂,弘扬五千年中华之魄”,在六十年校庆之际,帮助同学们重温中医经典,传播人文精神,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活跃校园文化氛围,开拓眼界,提升中医理论水平。同学们通过演讲交流心得感悟,思考中医传承,从而弘扬中医文化,传播科学精神,共促中医发展。

 

亮点之五:魅力文化节,青春五月情

20125187:00,中医临床医学院“中医学术文化节”最后一场活动--“畅想五月”大型文艺汇演在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此次大型文艺汇演以魅力文化节,青春五月情为主题,利用广大同学喜闻乐见的文艺表演形式,寓教于乐,展现师生风貌,彰显青春风采,充分体现了我院师生的文艺修养和良好学风。其中人人状态墙为本次活动的创新举措,也是我院首次采取这种活动现场观众互动的网络媒体形式,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次新的信息交流平台,充分展示了中医临床医学院师生的风采活力及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本场文艺汇演为中医临床医学院 “中医学术文化节”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活动经验总结:

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 “中医学术文化节”从策划到实施,中医临床医学院领导事事躬亲,认真筹备,并且多方联系,邀请知名教授来校为同学们做专题讲座,无不体现出院系领导对此次文化节给予的高度重视。

二、结合专业特点,丰富活动内容。本届“中医学术文化节”充分考虑我院的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围绕“弘扬岐黄文化,传承中医国粹,共享健康和谐”的主题,针对不同年级的同学,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从组织上看,主要有两大特点:1.主题突出。中医学术文化节,学术氛围浓厚,寓教于乐,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到广大师生校园生活的多个方面,但突出学术文化主题。2. 形式多样。有仪式庄重的拜师仪式,有学术氛围浓厚的专题报告,有奉献爱心的大型义诊,有思考中医传承的演讲比赛,有绽放个性的文艺汇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三、学生会以及全院师生的大力支持是本次活动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学生会成员及班团干部全力配合,认真组织,成为保障整个活动顺利实施的重要力量。

四、突出特色,以生为本。整个文化节,突出中医专业特色,以锻炼学生才干,促进全面发展,体现素质教育为活动目标,以营造良好的中医药学习氛围为宗旨,活动以学生班级为单位,学生参与率高,凝聚力强,原创内容多,体现了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

 

                                   中医临床医学院党总支

2012521